鄧雨賢出生於西元1906年,是桃園 龍潭的客家人,三歲時,隨父親舉家遷居臺北。到臺北後,鄧雨賢接觸閩南語,所以當他就讀艋舺公學校時,閩南語已經十分流利。十五歲時,鄧雨賢進入臺北師範學校,啟發了他對音樂的興趣。畢業後,他在日新公學校任教;由於對音樂仍然嚮往不已,他不久後便離開教職,到日本 東京進修音樂,學習作曲。
西元1930年代初期,由於電影宣傳的需要,臺語歌曲逐漸被重視,鄧雨賢被唱片公司延攬,擔任歌曲創作的工作。西元1933年起,鄧雨賢與周添旺、李臨秋等作詞者合作,陸續創作或改編出望春風、月夜愁、雨夜花、四季紅等曲目,有的婉轉優雅,充滿感情;有的曲調哀傷,深入人心;有的輕快俏皮,琅琅上口。這些歌曲在街頭巷尾傳唱,造成風潮。除了臺語流行歌曲外,他也積極蒐集傳統的民謠與戲曲,作為創作的題材。
西元1937年中 日戰爭爆發,臺灣總督府為了強化臺灣人民對日本的效忠,消除臺人民族意識,不但禁唱臺語流行歌謠,還將望春風、雨夜花等歌曲改寫為日本歌詞,臺語歌曲的發展遭受嚴重打壓。雖然鄧雨賢仍試圖傳承文化,充實臺灣音樂的內涵,但卻無力抗拒政府壓力,被迫從事創作來宣導政令。
戰爭末期,為了躲避空襲,鄧雨賢與家人移居到新竹 芎林,並且在芎林公學校任教。西元1944年,戰爭結束的前一年,鄧雨賢病逝於新竹 竹東。他一生發表五十幾首歌曲,不但反映出當時的時代背景,也充分表現出人們心靈的渴望與無奈。後來,這些音樂被譽為「臺灣人心靈的曲」,傳唱超過八十年,至今仍然是人們熟悉的旋律。(資料來源-康軒版六上社會)
以下四首是鄧雨賢傳唱最高的歌曲,因此也合稱為「四月望雨」。日本為推動皇民化運動,將鄧雨賢的歌曲填入日文,改編為軍歌,以打壓台灣文化。